哈喽,大家好,我是热爱古风,喜爱汉服的夭夭戚~
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袄裙。
袄裙,是对中国古代女子上身穿袄,下身穿裙的统称。裙袄着装,从唐代开始就有衣物疏记录,一直到民国。现代一般谈论袄裙时候指的是明代的裙袄着装。明制女袄、女衫较有特色,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,袖口可有缘边,领子加护领。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。女袄衫长度有长有短,有交领、竖领、方领、对襟等。
1:袄裙上衣--交领式的短袄
2:袄裙上衣--交领式的长袄
3:袄裙上衣--竖领式的袄子
4:袄裙上衣--短比甲
5:袄裙上衣--长比甲
6:下裳--褶裙
7:下裳--马面裙
马面裙不同于一般下裳,形制较为复杂
形制特征:所用布幅为七幅左右,两片裙子,每片各三幅半,裙摆大阔。除裙子前后一块不加打褶外,其余诸处打褶,褶大而疏,缀于异色的裙腰上,裙腰左右量端缝缀系带,裙摆宽大,其上或织或绣缀底襕,或膝襕。裙襕的纹饰多样,且寓意丰富,如蝙蝠图案即福的象征;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"洪福齐天";灯笼纹样的"五谷丰登";八宝流苏璎珞海螺等纹样组成的多吉祥寓意,更为流行;而愈加讲究的裙襕则为龙纹、云蟒纹。马面和裙襕的组合,为千年的女裙增加流光溢彩和几分端庄华丽。
马面裙平放如下图所示:
今天关于明制汉服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儿喽~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夭戚哦~
喜欢我的内容的话别忘了关注夭夭戚的穿搭说哟~
声明:本文文字原创,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。